為什麼總是「你」在退讓?一篇文讓你徹底擺脫「情緒勒索」!

 


人際關係怎麼這麼難?

是不是常常覺得,在人際關係中,你總是被迫扮演那個「吞忍」的角色?明明是別人犯錯,最後反而是你得檢討自己?別再讓自己當個活生生的受氣包了!鄉民派報將帶你深度解析這種不健康的關係模式,並教你如何勇敢地為自己發聲。

目 錄

  • 你其實是「高敏感」還是「過度討好」?
  • 為什麼你總是成為別人的「情緒沙包」?
  • 學會說「不」!捍衛你的情緒主權
  • 別再害怕衝突,退讓只會讓對方更得寸進尺
  • 常見問答



你其實是「高敏感」還是「過度討好」?

在台灣社會,我們從小被教導「以和為貴」,避免衝突。但你知道嗎?有時候,過度的「以和為貴」,反而會讓你成為別人情緒勒動的受害者。根據《DailyView網路溫度計》的網路調查,高達8成的網友表示,曾經被「情緒勒索」過,而這種現象在親密關係職場關係中更是常見。

你之所以容易變成情緒沙包,或許是因為你具備了幾個特質:

  • 高敏感:你對於他人的情緒變化特別敏銳,深怕自己的行為會傷害到對方。

  • 過度討好:你習慣將別人的需求放在自己的需求之前,總認為只要讓步,就能維持和諧

  • 低自尊:你害怕衝突會讓自己失去一段關係,因此選擇委屈求全。

如果你發現自己符合這些特質,請記得,「懂得關照他人情緒」並不是你的缺點,而是你的優點。但這個優點,不應該成為你被濫用的原因。


為什麼你總是成為別人的「情緒沙包」?

當衝突發生時,你是不是常常聽到這些話?

  • 「他沒有惡意,只是說話比較直。」
  • 「他不壞,只是脾氣比較火爆。」
  • 「他其實也會照顧人,只是比較會佔便宜。」

這些話,都是一種「情感轉嫁」他們把肇事者的責任,轉嫁到了你身上。他們希望你體諒對方,而不是去指責對方。久而久之,你就會習慣性地認為:「都是我的問題,我太計較了。」

這種現象在心理學上,被稱為「煤氣燈效應」(Gaslighting)。對方透過不斷的否定、質疑,讓你開始懷疑自己的認知感受,進而讓你覺得自己是「少見多怪」的那一方。

退讓,是為了維持關係,但一再退讓,只會讓對方更得寸進尺


學會說「不」!捍衛你的情緒主權

退讓是應該留給有同理心的人,而不是蠻橫無理取鬧傢伙。要擺脫這種惡性循環,你必須學會設立界線,捍衛你的情緒主權

以下是一些你可以嘗試的具體做法:

  • 明確表達感受:勇敢地說出你的感受。「你說這些話讓我很不舒服。」

  • 設立界線:明確告訴對方,哪些行為是你無法接受的。「請你不要再用這種方式跟我說話。」

  • 不為對方找藉口:不要再替對方開脫,也不要讓自己陷入內疚。「他就是這樣」不是一個合理的解釋

你的感受是真實的,你的情緒是重要的。溝通是雙向的,當你不斷退讓溝通就變成了單向情感壓榨


別再害怕衝突,退讓只會讓對方更得寸進尺

衝突並不可怕,它只是溝通的一種形式。當你害怕衝突時,你無形中就失去了為自己發聲的機會。你的退讓,讓對方以為他們可以一再惡言相向,而你不會有任何反應。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關於人際關係、心理健康與自我成長的知識,歡迎到「鄉民派報-健康智庫」粉絲專頁看看,這裡提供許多實用的資訊,幫助你成為一個更強大、更自信的自己!👉 https://www.facebook.com/EZshare.goit.com.tw



常見問答

• 為什麼跟朋友講話總是說錯話?

這可能是因為你在意別人的看法,或者自信。可以試著在溝通前,先在心裡練習想說的內容,同時也要學習接受自己完美的。

• 如何跟一個愛講道理的人相處?

當對方開始講道理時,可以試著溫和地打斷他,並將話題拉回到你的感受上。例如:「我懂你的道理,但我現在的感覺是...」

• 如何應對不公平的對待?

不要忍氣吞聲。你可以先冷靜下來,等情緒平復後,再找一個合適的時機,明確冷靜地表達你的不滿期望

• 怎麼應付那些很愛佔人便宜的人?

你可以溫和拒絕他們的要求,或者明確設立界線。例如:「這個忙我沒辦法幫,因為我也有自己的事。」



在人際關係中,你的感受需求和對方一樣重要。別再讓自己成為情緒犧牲品。從今天開始,勇敢捍衛自己,練習說「不」,為自己設立健康人際界線。你值得擁有更健康更平等人際關係


#人際關係 #情緒勒索 #高敏感 #社交技巧 #心理健康 #自我成長 #情緒管理 #鄉民派報 #健康智庫

張貼留言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