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生活比現在更好?專家曝上世紀5個健康原則仍可繼續維持


專家提出的上世紀5個健康原則,即在家烹飪、少吃超加工食品、飲食減量、減少盯螢幕的時間以及工作時多動一動,這些原則即使在當代依然適用,有助於維持健康生活方式。

一項全美調查顯示近半數受訪者認為1950年代的生活質量比現在更好。

儘管目前的公共衛生狀況已有顯著進步,但肥胖症和糖尿病的發生率仍然呈現上升趨勢。

石溪醫學院家庭醫學臨床副教授兼營養部門執行董事康諾利-斯庫寧指出,1950年代有五個保健行為對當代人類仍然有益,包括在家烹飪、少吃超加工食品、飲食減量、減少盯螢幕的時間以及工作時多動一動。

這些原則與當時的家庭喜劇片《天才小麻煩》所展現的生活方式相呼應,而現代社會中,外食和超加工食品的消費已成常態,人們的飲食份量也明顯增加,電子設備的使用影響了睡眠模式,且工作越來越多地轉向較少體力消耗的職業。

在現代生活方式中,以下因素導致了人們的健康下降:

1. **增加的外食和超加工食品消費**:現代人傾向於頻繁外食或選擇超加工食品,這些食品通常高糖、高脂肪,並含有人工添加劑,對健康不利。

2. **飲食份量的增加**:食物的份量,如漢堡和炸薯條,比1950年代明顯增大,導致飲食能量攝入增加,促進肥胖和相關疾病的發生。

3. **長時間盯著螢幕**:電子設備的廣泛使用改變了人們的休閒方式,過度使用可能導致睡眠模式打亂,進而影響健康,例如增加肥胖的風險。

4. **減少的體力活動**:現代工作往往需要較少的體力消耗,許多人的工作方式轉變為辦公室和線上會議,減少了日常的體力活動。


1950年代的生活習慣可以通過以下方式幫助我們改善這些問題:

1. **在家烹飪**:通過自己製作食物,我們可以更好地控制食物的成分和營養攝入,減少對超加工食品的依賴。

2. **少吃超加工食品**:選擇全食物,如新鮮的水果和蔬菜,以及整加工的食品,有助於避免過量的糖分和人工添加劑。

3. **飲食減量**:回溯到更健康的食物份量,避免過度飲食,有助於控制體重和預防肥胖相關疾病。

4. **減少盯螢幕的時間**:限制電子設備的使用時間,特別是在晚上,有助於改善睡眠質量,減少肥胖和其他健康問題的風險。

5. **工作時多動一動**:積極尋找機會增加日常的體力活動,如步行、騎自行車或進行體育運動,以提高整體健康水平。

復舊一些1950年代的健康生活習慣,如在家烹飪、選擇全食物、控制食物份量、限制螢幕使用時間以及增加體力活動,都是提升現代人健康水平的有效途徑。




張貼留言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