躺平就等於「失敗」?Z世代打破舊有人生腳本,重新定義成功的新世代價值觀

 


「你都三十歲了,怎麼還住家裡、不買房、也不結婚?」

這句話聽起來是不是很耳熟?過去,我們總以為人到了某個年紀,就該遵循著一套固定的人生腳本:買房、結婚、生小孩、努力工作升官發財。然而,當Z世代逐漸成為職場主力,這套舊有的成功定義正在被徹底改寫。

目 錄

  • Z世代價值觀身心健康、家人關係比財富更重要
  • 擺脫舊框架:探索副業,讓職涯更精彩
  • 夠用就好:獨立不等於極致
  • 常見問答



他們不是躺平,而是人間清醒!根據安永(EY)2024 年《全球世代研究報告》指出,全球Z世代與年輕千禧世代(18-34歲)正在發起一場「價值觀重寫運動」。他們不是懶惰,而是更懂得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重新思考「長大」到底該是什麼模樣。

想更深入了解這股新世代潮流背後的思維嗎?歡迎追蹤我們的粉絲專頁鄉民派報-健康智庫,網址是 https://www.facebook.com/EZshare.goit.com.tw ,一起探索更多關於身心健康職場新世代議題!


Z世代價值觀身心健康、家人關係比財富更重要

在上一代人眼中,成功可能等同於擁有亮眼的職業地位和可觀的財富。但對Z世代來說,這套標準已經過時。

EY的調查顯示,全球有高達86%的年輕人認為自己已經是成年人,但這並不代表他們會急著成家立業。對他們而言,長大更像是一趟自我探索的旅程,而成功最重要的指標早已改變。

數據顯示,Z世代最重視的成功標準是:

  • 心理與生理健康(51%)
  • 與家人的關係(45%)

相反地,上一代視為圭臬的財富職業地位,支持度分別只有42%和41%。

為什麼會出現這麼大的轉變?這與Z世代普遍面對的心理壓力息息相關。全球有33%的年輕人坦言經常感到焦慮憂鬱。在台灣,根據教育部統計,近十年大學生的自殺死亡人數更是成長了兩倍。當身心健康備受考驗,「拼命工作換取升遷加薪」的吸引力自然大不如前。



擺脫舊框架:探索副業,讓職涯更精彩

過去,工作總被視為一個從一而終的承諾,最好能一份穩定工作做到退休。但對Z世代來說,這條路已經行不通了。

他們不再相信單一職涯路徑,而是將職涯視為一張不斷延伸與調整的網路。他們樂於探索嘗試,甚至同時擁有主業副業,不斷地在不同領域中學習與成長。這種「流動」的人生,讓他們更能在探索中找到真正的自己,創造更多元的人生體驗。


【查理布朗】水嫩貝果 / 抹醬新口味 / 限定


夠用就好:獨立不等於極致

這並不代表Z世代不重視金錢。事實上,EY的報告也指出,有87%的年輕人認為財務獨立非常重要。但他們追求的「財務獨立」與上一代追求的「極致財富」截然不同。

Z世代來說,財務獨立代表的是擁有「夠用的自由」,也就是有足夠的金錢去選擇自己想過的生活,而不是被金錢所束縛。例如,中國曾被視為常態的「996」工作文化(每天早九晚九、每週六天)在2021年後引發了「躺平」運動的反彈。現在,越來越多人寧願為了保有個人時間而選擇減薪,這正是Z世代夠用就好」心態的具體展現。


常見問答

1. 什麼是Z世代?

Z世代通常指稱在1997年至2012年間出生的人,是當前職場中最年輕的世代,他們的價值觀工作態度與前幾代人有明顯差異。

2. Z世代不喜歡工作嗎?

不是的。Z世代不是不喜歡工作,而是更重視工作的意義與個人生活的平衡。他們願意為了熱愛的事物投入,但當工作開始影響到身心健康時,他們會毫不猶豫地做出調整。

3. 「躺平」是什麼意思?

躺平」這個詞源於中國,是一種新世代價值觀。它不是指完全不工作,而是指放棄追求世俗成功的標準,如買房買車、升官等,選擇以一種更低慾望、更輕鬆的方式生活,以減少生活壓力

4. 我該如何應對Z世代員工?

與其用舊有的工作模式來管理Z世代,不如試著理解他們的價值觀。提供彈性的工作時間、重視員工的身心健康、鼓勵探索與學習,這些都是留住Z世代人才的有效方法。


鄉民推薦:現貨隔日達/智能數顯降噪耳機/藍芽5.4/超長續航/主動降噪

#Z世代 #躺平 #人間清醒 #價值觀 #職場 #成功定義 #身心健康 #副業 #買房 #新世代 #鄉民派報


張貼留言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