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女兒?好媳婦?別讓身分角色取代了真正的自己


如何在堅持社會角色與維護自我認同之間取得平衡,避免讓身分角色(如女兒、媳婦)取代真正的自我。


許多人在人際關係中苦惱,因為他們忘記了人際關係實際上是角色扮演,並非真實自我。

當人們在扮演角色(如好媳婦、好女兒、好家長)時,可能會忘記自己的存在。

一位哲學諮商的客戶,是一位長期居住海外的台灣人,面臨著如何協調女兒與媳婦兩種角色的問題,尋求哲學諮商以改善這種角色扮演。

哲學諮商強調,面對問題的第一步不是解決問題,而是理解問題並拆解問題。

這樣可以讓問題自動變小或甚至消失。通過拆解問題,可以看到客戶對自己身份的理解,以及她所扮演的角色之間的不協調。

哲學諮商認為,每個人在世界上都有各種身份,但最重要的身份應該是「我」自己。

角色不協調的原因並指出,有些角色本身不需要協調,而是應該根據自然規律各自做自己。

此外,想要扮演角色「更好」並非錯誤,但應該清楚自己只是在扮演角色,而不是讓角色取代真正的自我。

最終,通過哲學諮商的方式,問題被拆解並變得更小,提醒人們在協調角色的同時,不要忘記自己的本質。


- 人際關係中的角色扮演不應該取代真實的自我。

- 解決問題之前,首先要理解問題並進行拆解。

- 每個人最重要的身份是「」自己,而不是社會賦予的角色。

- 有些角色不需要協調,而是應該根據自然規律各自做自己。

- 扮演角色「更好」的願望反映了對自己表現的不滿,但不應該讓角色取代真正的自我。

- 通過拆解問題,可以讓問題變小,並提醒人們在協調角色的同時,保持自我認同。


張貼留言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