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職場打滾,除了應對工作本身,你是否也曾感到無助,不小心就被人套路了?別擔心,鄉民派報將為你揭露職場上最常見的 「套話」 陷阱,並教你如何見招拆招,保護自己。
無論你是剛踏入職場的菜鳥,還是經驗老到的老鳥,都該學會保護自己的 「資訊」。根據 「2024年職場人際關係調查」 顯示,有超過65%的上班族坦承曾因不小心透露個人或公司資訊而感到後悔。可見,防範套話不僅是保護個人權益,更是維持專業形象的重要一環。
文章目錄
- 職場套話,你真的懂嗎?
五大常見套話手法,你中了幾招?
- 手法一:故意說錯資訊
- 手法二:提出模糊問題
- 手法三:用打抱不平的方式逼問
- 手法四:釣魚式揣測
- 手法五:道德綁架
- 職場防套話,這五大原則請筆記!
- 職場防套話常見問題
- 打造你的職場防護罩
職場套話,你真的懂嗎?
你是不是也像我一樣,有時候在跟同事聊天後,才驚覺自己被套話了?這種「後知後覺」的感覺,真的很讓人氣餒。職場如戰場,有些看似無心的對話,其實都暗藏玄機。這些 「套話」 的目的,不外乎是想從你口中探聽 「八卦」、 「機密」,或是藉此評估你的 「為人」。
五大常見套話手法,你中了幾招?
手法一:故意說錯資訊
這招是最常見的套話手法之一。對方會故意將一項資訊說錯,利用人們 「好為人師」 的心理,引導你出面糾正,進而透露出正確資訊。
案例分析: 甲:「聽說我們部門上個月賺了500萬!」 乙:「哪有500萬,頂多50萬啦。」
破解之道: 面對這種情況,最好的方式就是裝傻。如果對方透露的資訊與你無關,就別急著糾正,說一句「不清楚耶」或「我沒聽說」就好。
手法二:提出模糊問題
這種手法是利用模糊的 「詞彙」 來激發你的回答慾望。對方會提出一個看似中性、不明確的問題,讓你自行腦補,進而說出心中所想。
案例分析: 甲:「上次看他對你那樣,感覺他有點那啥…」 乙:「你也感覺到了!他就是個尖酸刻薄的人!」
破解之道: 當對方態度不明確時,切記不要急著表態。你可以反問對方:「你是指什麼呢?」或是用模糊的語氣回應:「喔,是喔。」,讓對方自己去明確問題。
手法三:用打抱不平的方式逼問
這種手法是利用人們 「被肯定」 的心理。對方會假裝為你打抱不平,連續否認你所說的內容,讓你不斷地解釋,直到說出他們想知道的資訊。
案例分析: 甲:「你那麼優秀,為什麼沒選你當主管?」 乙:「還有比我更優秀的啊!」 甲:「沒有誰比你業績更好的了。」 乙:「當主管又不只看業績。」 甲:「那不看業績看什麼?」
破解之道: 遇到這種情況,別陷入對方的邏輯迴圈。你可以直接轉移話題,像是:「我也不清楚啦,對了,你吃午餐了嗎?」
手法四:釣魚式揣測
這種手法是利用人們 「澄清誤會」 的心理。對方會故意揣測你與領導或同事的矛盾,並得出錯誤結論,讓你急著澄清,進而透露出真相。
案例分析: 甲:「哎,王總他們都去開會了,怎麼沒叫你一起啊?」 乙:「沒有啊?什麼會?」 甲:「就是那個專案研討會呀,他們把你踢出局了?」 乙:「哦,你說那個啊!那個明天下午才開的啦。」
破解之道: 面對這種情況,可以反問對方,表現出疑惑的樣子:「開會?什麼會?我需要過去嗎?你剛回來嗎?」讓對方不知所措。
手法五:道德綁架
這種手法是利用人們 「不想被誤會」 的心理。對方會先挑起你的情緒,讓你產生解釋的衝動,從而得到想要的資訊。
案例分析: 甲:「虧我這麼信任你,劉總手頭這個專案我竟然都不知道,你連我都防?」 乙:「不是啦,我一開始也不知道,是領導臨時通知的,而且這是給關係戶幫的忙,我也很無奈的…」
破解之道: 遇到這種情況,別被對方牽著鼻子走。你可以平靜地回應:「這專案我之前也不知道啊,這不也是剛知道嗎。」
職場防套話,這五大原則請筆記!
- 保持慢節奏的回應: 在回答前,先在心中想三秒鐘,裝作反應慢半拍。
- 避免不必要的尬笑: 在對方沒有笑之前,盡量不要主動賠笑,這會讓你顯得更自信。
- 直視對方的眼睛: 溫和而堅定地與對方眼神交流,這會讓你顯得坦蕩自信。
- 小心聚會、飯局場合: 這些場合最容易讓人放鬆戒心,成為套話的溫床。
- 從一開始就別輕易被人使喚: 拒絕不合理的小要求,從一開始就建立你的底線。
職場防套話常見問題
為什麼要防範職場套話?
- 保護個人資訊安全: 防止個人隱私或公司機密外洩。
- 維持專業形象: 避免給人「大嘴巴」的印象。
- 避免捲入不必要的紛爭: 有些套話是為了挑撥離間,防範套話能有效避免被捲入辦公室政治。
- 學會模糊回答: 對於不想透露的資訊,可以用模糊的語氣回應。
- 設定底線: 知道哪些資訊可以分享,哪些絕對不行。
- 建立良好關係: 與同事建立互信,減少被套話的機率。
- 套話帶有目的性: 套話通常是為了從你身上獲取特定的資訊。
- 正常的溝通是雙向的: 正常的溝通是雙方資訊的交流與分享。
- 裝傻: 這是最簡單也最有效的方法。
- 轉移話題: 遇到敏感問題,可以立刻將話題轉移到其他地方。
- 直接拒絕: 如果你覺得對方在越界,可以直接且禮貌地表明不想討論。
打造你的職場防護罩
職場就像一個小型社會,懂得保護自己,才能走得更長久。希望這篇文章能幫助你打造一個堅不可摧的職場防護罩!如果你對這些職場話題有興趣,歡迎隨時關注 「鄉民派報-健康智庫」,我們將持續分享更多實用資訊喔!
想要了解更多職場生存小撇步?點擊這裡:
#職場生存 #職場套話 #防套路 #職場人際 #鄉民派報 #健康智庫 #菜鳥必看 #老鳥也適用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