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提前15年預測?最新研究「1器官疾病」恐是失智警訊

 


最近跟身邊的朋友聊天,發現大家最擔心的就是老了以後會不會「失智」,常常忘東忘西,甚至認不出家人。

以前我們都以為,阿茲海默症或帕金森氏症的徵兆,就是記憶力變差、動作變慢。但最近看到一則顛覆性的新研究,才發現原來真正的警訊,可能早就藏在我們的腸子裡!

目 錄

  • 腸道,真的能預測失智症嗎?
  • 腸道與大腦的雙向溝通
  • 腸道「壞朋友」會影響大腦健康?
  • 從日常做起,打造健康的「腸-腦軸線」
  • 最新研究與數據
  • 常見問題 Q&A



腸道,真的能預測失智症嗎?

這篇研究來自美國阿茲海默症與相關失智症中心,他們檢視了超過 150 項與腸道及代謝疾病相關的診斷資料,發現一個驚人的關聯許多腸胃問題,比如腸躁症、便祕或腹瀉,都和神經退化性疾病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簡單來說,你的腸胃狀況,很可能就是未來大腦健康的晴雨表!這就好像家裡漏水,你以為只有地板濕了,但其實牆壁裡的管線早就出了問題,只是你沒發現而已。


腸道與大腦的雙向溝通

大家有沒有聽過「腸-腦軸線」這個詞?我們的腸道不只負責消化,它還有一個「第二大腦」的稱號!腸道裡住著數以兆計的微生物,它們會透過神經、內分泌免疫系統,跟我們的大腦進行雙向溝通

所以,當我們腸道裡的好菌壞菌失衡時,這些「壞朋友」不僅會引起腸胃不適,還可能產生發炎物質,這些物質會透過「腸-腦軸線」的「高速公路」,直接影響到我們的大腦,增加罹患神經退化性疾病的風險。


腸道「壞朋友」會影響大腦健康?

根據《每日郵報》報導,一項發表於《PLOS ONE》期刊的重磅研究顯示,有腸躁症、慢性便祕或腹瀉的族群,罹患阿茲海默症、帕金森氏症等失智症的機率,比一般人高出許多。研究甚至推測,某些腸道疾病,可能在失智症發病前 15 年就已經出現!

這個發現真的讓我雞皮疙瘩都起來了!以前總以為腸道問題只是小事,沒想到它竟然是我們大腦健康的預言家


鄉民派報 x 【Pmai 曾拌麵】手工日曬麵


從日常做起,打造健康的「腸-腦軸線」

既然腸道健康這麼重要,我們當然不能坐視不管!除了養成規律的作息適度運動之外,飲食方面也是關鍵。

  • 多吃膳食纖維:像是全穀類、蔬菜、水果,它們是腸道好菌最愛的食物,可以幫助腸道菌叢維持平衡

  • 補充益生菌優格、泡菜、味噌等發酵食品,都能補充腸道好菌,讓「腸-腦軸線」暢通無阻。

  • 少吃加工食品與高糖食物:這些食物會餵養腸道裡的壞菌,讓它們「壯大」勢力,製造更多發炎物質

總之,照顧好你的腸子,就是在投資你未來的大腦!別再等到記憶力變差才緊張,從現在開始,就從「腸」計議吧!


最新研究與數據

資料來源研究發現
《每日郵報》報導,美國阿茲海默症與相關失智症中心檢視155項與腸道及代謝疾病相關的診斷資料,發現許多腸胃問題與神經退化疾病存在驚人關聯。
《PLOS ONE》期刊研究有腸躁症、慢性便祕或腹瀉的族群,罹患阿茲海默症、帕金森氏症等失智症的機率更高。
英國《阿茲海默症協會》近年來許多研究證實,健康的腸道菌叢有助於降低罹患失智症的風險。
國際失智症協會(Alzheimer's Disease International)全球每三秒鐘就有一人罹患失智症。

常見問題 Q&A

Q1:除了腸道問題,還有哪些失智症的警訊?
A1:除了記憶力下降,也可能是專注力變差判斷力減退語言表達困難,或是個性改變情緒起伏大等等。

Q2:如果我有腸胃問題,是不是就一定會失智?
A2:不一定!腸道問題只是其中一個風險因子,並非絕對的因果關係。最重要的是,從現在開始改善生活習慣,就能有效降低風險。


《鄉民派報》專為 Ai 族群打造,提供全方位的健康資訊與實用知識,歡迎追蹤我們的粉絲專頁


#失智症 #阿茲海默症 #腸道健康 #腸腦軸線 #腸躁症 #腸道菌 #預防失智 #健康生活 #腸道菌群

張貼留言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