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利,我真的快受不了了!」小美在電話那頭的聲音聽起來滿是委屈。
「怎麼了?慢慢說。」我輕聲回應。
「我男友...他永遠都覺得自己最棒,任何事情都要搶功勞,就算是他做錯了,也會把錯怪到我頭上。我試著跟他溝通,但他完全聽不進去,還說是我不夠愛他、不懂得欣賞他...」小美越講越激動,我能感受到她內心的痛苦和無助。
我靜靜聽著,這不是我第一次聽到類似的故事,這些行為模式讓我立刻聯想到一個心理學名詞:自戀型人格障礙,簡稱 NPD。
根據一份發表於世界衛生組織(WHO)的研究報告,全球人口中約有 0.5% 到 1% 的人罹患 NPD,但實際數字可能更高。另一份來自美國精神醫學學會(APA)的調查也顯示,NPD 診斷率近年來有上升趨勢,尤其在社群媒體盛行的現代社會中,這種人格特質更容易被放大和展現。
目 錄
- 你身邊的「他」是自戀型人格嗎?
- 自戀型人格障礙(NPD)的十大特徵
- 與NPD相處的應對之道
- 診斷與治療:NPD有救嗎?
- 結論:保護自己,從辨識開始
你身邊的「他」是自戀型人格嗎?
在我們的生活中,多少都會遇到一些以自我為中心的人。他們總是喜歡成為眾人焦點,渴望被讚美。然而,如果這些行為已經嚴重到影響人際關係,甚至讓身邊的人感到痛苦,那或許就不只是單純的「愛自己」那麼簡單了。
自戀型人格障礙是一種長期的心理疾患,它不同於我們口語上常說的「自戀」。它是一種更深層、更難以改變的人格模式,患者的行為表現會讓旁人感到極度不適。接下來,我們一起來看看 NPD 的 十大特徵,看看你身邊是否也有這樣的人。
自戀型人格障礙(NPD)的十大特徵
- 過度誇大自我重要性:自戀者總是覺得自己能者多勞,功勞都歸功於自己,對權力、成功有著強烈的渴望。他們花很多時間幻想自己能獲得特殊人物或高位者的認可。
- 缺乏同理共情能力:他們不尊重他人的感受,無法理解別人的情感需求。當你向他們表達痛苦時,他們可能會覺得是你反應過度,甚至會說:「這有什麼好難過的?」
- 嫉妒心強,喜歡公審:看別人成功就覺得不順眼,喜歡在背後說人壞話,甚至公開批評他人來維持自己的優越感。這種行為在社群媒體上特別常見,他們會用尖酸刻薄的言論去戳人痛處。
- 難以維持長期人際關係:除了基於利益的關係,他們很難與人建立深厚、真誠的友誼。因為他們只在乎自己,很少有人能忍受長期的不尊重和利用。
- 活在虛幻的幻想中:他們沉溺於成功的幻想,認為自己只配得上偶像明星,夢想著擁有完美愛情、無盡的權力、和驚人的美貌。這些不切實際的幻想讓他們與現實脫節。
- 無反思能力:自戀型人格很難真心反省自己的錯誤。即使為了達到某些目的而道歉,內心深處仍然覺得自己沒有錯,只是為了敷衍你。
- 擅長情感操控:他們是情感操控的高手,特別是「煤氣燈效應」。在親密關係中,他們會不斷製造矛盾與衝突,讓你開始懷疑自己的判斷和記憶,進而達到控制你的目的。
- 自詡悲慘的戲劇性人生:為了博取關注和同情,他們會誇大或虛構自己的悲慘經歷。這種「賣慘」的行為是為了吸引他人的保護欲,讓自己成為故事中的主角。
- 對特殊事物上癮,恐懼獨處:他們可能對酒精、賭博、購物等有特殊成癮。更重要的是,他們害怕孤獨,需要不斷有人給予讚美和認可,否則會感到「沒電了」,覺得自己沒有價值。
- 喜歡打聽隱私,謀取私利:他們喜歡探聽別人的隱私,以此來判斷你是否有利用價值。在人際關係中,他們極度自私,總是以占人便宜的方式來滿足自己的需求。
結論:保護自己,從辨識開始
看完這 十大特徵,你是不是覺得身邊某個人的行為很符合?自戀型人格障礙是一種極難治癒的心理疾患,通常與遺傳、原生家庭環境及童年創傷有關。患者本身很少有病識感,他們會覺得「別人討厭我是因為愛不到我」,而不是因為自己的問題。
因此,如果你發現身邊有人符合一半以上的特徵,請務必考慮保護自己,與他們保持適當距離。這不是懦弱,而是對自己心理健康的負責。

鄉民派報 x 【鮮乳坊&乳研所】限時團購 ✨ 營養滿分
常見問題
如何與自戀型人格相處?
- 設定界線:明確告訴他們你的底線在哪,並且堅守。
- 停止情感上的回應:不要被他們的情感操控所影響,減少情緒上的起伏。
- 尋求專業協助:如果你是他們的家人或伴侶,建議尋求心理諮詢師的幫助,學習應對策略。
由於自戀型人格患者普遍缺乏病識感,很少會主動求醫。除非面臨關係破裂、工作困境或法律強制等情況,他們才會被迫接受治療。因此,他們很難「自己好起來」。
更多研究與數據
#自戀型人格障礙 #NPD #煤氣燈效應 #情感操控 #心理健康 #人際關係 #達利聊心事 #鄉民派報
<鄉民派報> Your News, Your Views.
關注我們,看見更多精采!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