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服用的保健食品,真的對您的膝關節健康有幫助嗎?專家揭露最新規範,錯過恐影響健康!
隨著現代人對健康的重視,健康食品成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您是否曾經思考過,這些標榜膝關節保健功效的產品,真的如宣稱般有效嗎?近期,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以下簡稱食藥署)針對健康食品的功效宣稱進行了最新的修訂,這些變動可能直接影響您的選擇和健康。
健康食品功效宣稱的演變
過去,食藥署僅允許13項健康食品的功效宣稱。然而,隨著科學研究的進展和消費者需求的變化,2020年,食藥署預告將功效宣稱增加至14項,新增了關節保健的功效。
到了2025年2月13日,食藥署再次預告了「健康食品管理法所稱保健功效之項目」草案,對部分功效名稱進行修訂,將「促進鐵吸收」修正為「輔助調節血鐵」,「關節保健」則明確為「膝關節保健」。這些修訂旨在使功效宣稱更加明確,避免消費者產生誤解。
為何強調「膝關節保健」?
專家指出,隨著人口老化,膝關節問題成為許多中老年人關注的焦點。因此,明確標示「膝關節保健」的功效,有助於消費者針對自身需求選擇適合的健康食品。
業者的責任與消費者的選擇
食藥署食品組副組長蕭惠文表示,預告期為60天,以蒐集外界相關意見,預計新制最快2025年上半年上路。食藥署將針對業者配合修改產品包裝等,給予緩衝期,但會要求業者盡快提出變更申請。
新制上路後,若業者沒有取得食藥署相關認證便宣稱相關健康食品功效,將依違反健康食品管理法規定,可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新台幣100萬以下罰金。
消費者該如何應對?
面對這些變動,消費者應該:
-
確認產品標示:購買前,仔細查看產品是否具有「小綠人」標章,確保其功效宣稱經過食藥署核可。
-
了解自身需求:根據自身健康狀況,選擇具有相關功效的健康食品,避免盲目跟風。
-
諮詢專業人士:在服用任何健康食品前,建議諮詢醫師或營養師的意見,確保安全與有效性。
資訊透明,健康升級
健康是無價之寶,選擇適合的健康食品是維護健康的重要一環。透過了解最新的法規與專家建議,您可以更有信心地選擇適合自己的產品,為自己的健康把關。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