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全球對於含糖飲料的健康危害意識逐漸提升,不少國家紛紛開徵「糖稅」以期改善國民健康。這股「減糖」趨勢也吹向台灣,根據台灣健康聯盟的最新調查,超過七成民眾支持政府課徵糖捐、糖稅!面對這股呼聲,國健署又是如何回應的呢?想知道糖吃太多到底會對身體造成什麼危害?又該如何輕鬆減糖?這篇文章將為您一一揭曉!
目 錄
- 糖稅為何再被討論?國際經驗與台灣現況
- 吃糖過量壞處多!你不可不知的健康危害
- 與其戒糖,不如從「減糖」開始!營養師教你四招實用減糖計畫
- 減糖常見問題 Q&A
糖稅為何再被討論?國際經驗與台灣現況
含糖飲料課徵糖稅的議題在台灣並非首次浮上檯面。放眼全球,許多國家早已施行類似政策。例如,從2010年起,丹麥、匈牙利、墨西哥等國便陸續開始徵收;美國費城、西雅圖等大城市也在2017年跟進;英國更是在2018年,對飲料展開階梯式徵稅,也就是含糖量愈高,稅金愈重。
英國牛津大學(University of Oxford)的公衛專家甚至預測,糖稅的徵收,可能會大幅降低肥胖、蛀牙或糖尿病患的人數。這些國際經驗都為台灣提供了寶貴的借鏡。
然而,台灣在推動糖稅上仍面臨挑戰。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署長王英偉曾於受訪中表示,台灣要實施糖稅較不容易,主要原因在於,國外大多以大型品牌罐裝飲料為主,市場相對單一,課徵稅收較為容易。
反觀台灣的含糖飲料市場獨特,以私人手搖飲店居多,若貿然課徵稅收,恐造成課稅不公的情形,因此在實際執行層面上仍有所困難。
儘管如此,面對民眾高達七成的支持度,國健署也正面回應,未來將推動減糖措施,並會與相關團體進行討論,尋求共識,顯示政府對於減糖議題的重視。
吃糖過量壞處多!你不可不知的健康危害
你是不是也常常覺得心情不好就想來點甜的?或是習慣每天一杯手搖飲?小心了!隨著飲食西化與精緻化,台灣民眾糖分攝取過量的現象日益嚴重。
營養師孫語霙提醒,糖攝取過多,除了容易蛀牙外,還會誘發胰島素抗性,增加肥胖、代謝症候群機率,並造成血壓、血糖、血脂升高,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加速身體老化,甚至增加罹患癌症的風險。看到這裡,是不是有點嚇到了呢?
過去也有專家點名,某些飲料光是喝一杯就可能讓含糖量超標!這些警訊都提醒我們,是時候好好檢視自己的「糖」癮了!
與其戒糖,不如從「減糖」開始!營養師教你四招實用減糖計畫
聽到要戒糖,許多人可能會覺得難如登天,彷彿被剝奪了人生一大樂趣。營養師孫語霙建議,與其逼自己完全戒糖、影響心情,不如先從「減糖」開始做起,一樣能維持健康,而且更容易持之以恆!
趕快來試試以下「減糖四計畫」,讓你的身體更健康:
計畫1:從天然食物找糖
台大醫院營養師翁慧玲建議,善用富有天然甜味的食物入菜,能有效減少添加糖的使用。而且,穀類和蔬果中的糖分多屬於多糖類,營養價值較高,對於人體代謝的負擔也較少。
蔬菜類:像是洋蔥、紅蘿蔔、玉米等,用來熬湯就非常鮮甜。根莖類:像是南瓜、地瓜、馬鈴薯、芋頭等,也都是做甜點的好食材,不必再加糖便能釋放天然甜味。
計畫2:主食盡量選未經加工的全穀根莖類
像是糙米、穀麥、地瓜、芋頭等未經加工的全穀根莖類,比起精緻過的全穀類,含有更多的維生素、礦物質與纖維。它們不僅對健康較好,食用後血糖上升的速度也較慢,是減糖的好夥伴。建議每餐的份量可控制在1/2~1碗。
計畫3:以新鮮水果取代果汁
水果的份量,應以每天攝取2~3碗為宜。特別要注意的是,盒裝的果汁多半是濃縮還原汁,營養價值低,往往還加了很多不必要的添加物。即使是現榨的果汁,因為已拋棄纖維,且果汁榨出後部分營養素(特別是維生素C)還會隨著時間被破壞,不如直接食用新鮮水果更能攝取完整營養。
計畫4:多留意食物中的額外添加糖
冰糖、砂糖、黑糖、蜂蜜等常被運用於甜點、飲料中。這類的糖多半為單糖或雙糖等小分子糖,吃入體內後會快速轉變成熱量,因此更容易轉變成脂肪而導致發胖。孫語霙營養師建議,這類額外添加糖應盡量能免則免,每日的攝取量也不要超過總熱量的5%(大約25克)。
另外,營養師趙強也提供一個實用的小妙方:想喝飲料又不想喝進太多糖時,可將「有糖」和「無糖」的產品互相搭配。例如一杯牛奶加入半瓶養樂多或優酪乳;煮粥時不加糖而改倒入一罐市售八寶粥等,便能既達到減糖目標、維持健康,又能兼顧美味可口!
減糖常見問題 Q&A
Q1:什麼是糖稅?
A1:糖稅是指政府對含糖飲料或其他含糖產品課徵的稅收,目的是希望透過提高價格來降低民眾的購買意願,進而減少糖分攝取,改善國民健康。
Q2:台灣為何推動糖稅有困難?
A2:國健署指出,台灣含糖飲料市場以手搖飲店居多,相較於國外以大型品牌罐裝飲料為主,市場較為分散,若課徵糖稅恐造成課稅不公,導致實施困難。
Q3:完全戒糖對身體有益嗎?
A3:營養師建議,與其完全戒糖,不如先從「減糖」開始。因為完全戒糖對某些人來說可能難以堅持,反而影響心情。逐步減少糖分攝取,更能持之以恆地維持健康。
Q4:除了減糖,還有哪些方法可以維持健康?
A4:除了減糖,均衡飲食、規律運動、充足睡眠、保持愉快心情都是維持健康的重要環節。若想了解更多健康資訊,歡迎關注我們的粉絲專頁:
#糖稅 #減糖 #健康飲食 #手搖飲 #國健署 #鄉民派報健康智庫 #肥胖掰掰 #健康生活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