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小孩難搞?「放手」不等於「放生」,3原則教你與孩子和平共處

 


青春期親子大戰:放手還是緊抓?

孩子進入青春期,彷彿從可愛的小天使變成叛逆的外星人,父母們常常在「管太多」和「管太少」之間拉扯。你是否也曾覺得,明明是出於保護,孩子卻說你不信任他?好心提醒,卻換來激烈的反彈,甚至不理不睬?


目 錄

  • 青春期親子大戰:放手還是緊抓?
  • 青春期管教的三個層次:什麼該管、什麼可談、什麼要放?

  • 第一層:不可妥協的「底線」
  • 第二層:可彈性討論的「原則」
  • 第三層:給予探索的「自由」
  • 關鍵在於持續對話與共同承擔
  • 掌握教養技巧,親子關係更緊密
  • 常見問答:

  • Q1:如何知道我的孩子是否準備好獲得更多自由?
  • Q2:如果孩子不遵守協商好的規則怎麼辦?
  • Q3:我該如何跟孩子談論性、毒品或酒精等敏感話題?


根據兒童福利聯盟的調查,有高達八成的家長曾因親子溝通問題而感到困擾,其中青春期孩子的教養更是重災區。這時候,過度緊抓會影響親子關係,放手太多又擔心孩子學壞,到底該怎麼辦?別擔心,其實「放手」不等於「放生」,找到一個平衡點,才是與孩子和平共處的關鍵。


青春期管教的三個層次:什麼該管、什麼可談、什麼要放?

青春期是孩子獨立意識、自我價值觀逐漸形成的階段。在這個時期,界線與規範依然重要,但不再是父母單方面的命令,而是需要透過一次又一次的磨合協商。我們將管教原則分為三個層次,幫助你釐清哪些該管、哪些可談、哪些能放手。

第一層:不可妥協的「底線」

這些是與人身安全法律責任相關的範疇,是父母必須堅守的底線,沒有任何妥協空間。父母有責任溫和但堅定地向孩子說明原因,並明確表態不會讓步。

  • 門禁時間:明確規定晚上回家的時間,確保孩子安全。
  • 告知去處:出門需告知去哪裡、和誰在一起,這是基本的安全防線。
  • 遠離危險:嚴格禁止吸菸飲酒吸毒或出入高風險場所
  • 學業責任:不可無故缺曠課或不寫作業,這是孩子應盡的責任。
  • 網路安全:教導孩子網路活動的安全守則,避免被詐騙或霸凌。

第二層:可彈性討論的「原則」

這些範疇具有彈性,會隨著孩子的年齡、自我管理能力而有所不同。建議父母以引導討論的方式代替單向命令,與孩子共同協商出彼此都能接受的規則。

  • 數位工具使用:共同討論手機、平板的使用時機、時間與地點。
  • 學習規劃:引導孩子安排讀書時間與學習進度,而非全盤掌控。
  • 課外活動:讓孩子參與討論是否要參加補習、社團或營隊,給予他們選擇權。
  • 家務分工:協商家務項目與頻率,讓孩子承擔家庭責任。
  • 零用錢:共同制定零用錢的使用規則,培養孩子的金錢觀

第三層:給予探索的「自由」

青春期正是孩子探索個人風格與喜好的時期。只要不涉及人身安全法律,不傷害自己或他人,父母就該給予孩子足夠的自我探索空間。即使孩子的選擇讓你皺眉,也請選擇不干涉。

  • 個人風格:尊重孩子的髮型穿著穿搭風格
  • 興趣喜好:讓孩子自由選擇喜歡的音樂、追隨的偶像興趣
  • 價值觀:尊重孩子對時事、信仰或性別議題的觀點。


鄉民推薦:現貨隔日達/智能數顯降噪耳機/藍芽5.4/超長續航/主動降噪


關鍵在於持續對話與共同承擔

這三個分類並非絕對,每個家庭的界線會因孩子的能力、父母的價值觀而有所不同。關鍵不在於「設定規範」,而在於「持續對話」與「共同承擔」的過程。放手不代表放生,即使給予孩子自由,仍需關心他們的選擇,適時給予意見。

想要更深入了解如何與青春期孩子溝通,以及更多親子教養的實用技巧,歡迎到 https://www.facebook.com/EZshare.goit.com.tw 粉絲專頁,與我們一起交流分享!


掌握教養技巧,親子關係更緊密

親職教育是一條漫長的道路,尤其在面對青春期的挑戰時。透過這三個層次的管教原則,父母可以更清楚地劃分界線,給予孩子需要的自由,同時也給予必要的方向。與其一味地焦慮,不如現在就開始,與孩子展開一場誠實而平等的對話吧!


常見問答

Q1:如何知道我的孩子是否準備好獲得更多自由?

A: 觀察孩子在學習生活人際關係中的表現。如果他能自我管理、履行承諾並承擔責任,那麼他可能已經準備好獲得更多自由。父母可以從較小的範圍開始放手,例如讓他自己規劃週末活動,並觀察他的表現。

Q2:如果孩子不遵守協商好的規則怎麼辦?

A: 重要的是要回到對話,而不是單純的懲罰。先了解孩子不遵守的原因,是因為忘記、有困難,還是對規則有不同想法?重申規則的重要性,並與孩子共同討論解決方案。若違反規則,也應有事先約定好的後果

Q3:我該如何跟孩子談論性、毒品或酒精等敏感話題?

A: 創造一個開放、信任的氛圍非常重要。可以從新聞事件或電影情節切入,藉機與孩子討論。使用中性、非評判的語言,誠實回答孩子的疑問,並強調你的關心與保護。讓孩子知道,無論發生什麼事,你都會是他的後盾

#青春期 #親


鄉民推薦:現貨隔日達/智能數顯降噪耳機/藍芽5.4/超長續航/主動降噪

子關係 #親子溝通 #教養 #育兒 #放手不放生 #家庭教育 #鄉民派報健康智庫

張貼留言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