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節好自律神經,不必再咬牙苦撐


如何透過調節自律神經來改善現代人常見的生活壓力問題,並提供了日本自律神經名醫小林弘幸的相關建議,包括良好飲食、生活習慣的調整,以及生理時鐘的正常化。

現代人生活壓力大,容易出現各種健康問題,如耳鳴、失眠、偏頭痛等,這些症狀可能與自律神經失調有關。

自律神經失調的原因多樣,包括人際關係、工作壓力、環境因素、生活習慣等。

小林弘幸教授強調,透過良好的飲食和生活習慣,如適當的陽光曝露、早餐飲食、按照「黃金比例」分配三餐份量,以及注意睡前習慣,可以調節自律神經,從而改善健康狀況。

此外,文章還提到了生理時鐘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透過生活型態的改變來維持健康,並且提倡從40歲開始實施「AA人生」的概念,以達到健康老化的目標。

根據「黃金比例」吃三餐,是指將一日三餐的營養分配為4:2:4的比例。這樣的進食方式有助於調節自律神經,因為它有助於維持身體的能量平衡和生理時鐘的正常運作。

具體來說,早餐和晚餐營養豐富,可以提供足夠的能量開始新的一天,並且幫助身體在夜間恢復和修復。而午餐則相對較輕,有助於避免午後的能量低迷。


這樣的進食方式對自律神經的好處包括:

- 穩定的能量供應,減少能量波動,有助於避免自律神經因為血糖波動而產生的急躁或疲勞感。

- 幫助身體維持生理時鐘的正常節奏,這對於荷爾蒙分泌和免疫功能都是有益的。

- 避免晚餐過重,有助於防止副交感神經在夜間過度占優,從而改善睡眠品質。

- 促進消化系統的健康,因為食物分配合理,不會造成腸胃過度負擔。


- 現代人生活壓力大,常見的健康問題可能與自律神經失調有關。

- 自律神經失調的原因包括人際關係、工作壓力、環境因素、生活習慣等。

- 良好的飲食和生活習慣對於調節自律神經至關重要。

- 陽光和早餐對於活化時鐘基因,進而調節自律神經,具有重要作用。~

- 根據「黃金比例」分配三餐份量,有助於自律神經的調節。~

- 生理時鐘的正常運作對於維持健康非常重要,而生活習慣的改變可以幫助調整生理時鐘。

- 良好的睡眠品質與自律神經的健康狀況有關,應注意睡前的習慣。

- 呼吸的調節對於自律神經的平衡也很重要。

- 從40歲開始實施「AA人生」的概念,有助於健康老化。AA全名是「Active Aging」,中文為「活躍老化」。這個名詞源於世界衛生組織2002年提出,以「提升民眾老年期生活品質,並達到最適宜的健康、社會參與及安全的過程」為目標。


張貼留言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