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兒科醫生羅士軒透過Facebook分享自己因喉嚨痛、微燒等症狀進行快篩後發現染上A型鏈球菌,而非流感,並強調A型鏈球菌感染時的嚴重性與及時求醫的重要性。
台灣兒科醫生羅士軒在Facebook上載了自己因喉嚨劇痛、微燒及痠痛感進行「快篩」後,驚覺自己實際感染了A型鏈球菌而非流感。
羅醫生指出,過去曾經感染過相同細菌,當時即使服用抗生素也無法緩解症狀,因此提醒公眾一旦身體不適就應趕快求醫,以避免嚴重後遺症。
A型鏈球菌與肺炎鏈球菌屬於同一家族,但是兩者是不同的細菌。A型鏈球菌的感染症狀與流感相似,常見於咽喉炎和扁桃腺炎,可能伴隨有輕微咳嗽、流鼻水等感冒症狀,或者出現猩紅熱的特徵,如發燒、扁桃腺炎、草莓舌和砂紙般粗糙的皮疹。
在一般輕症的情況下,抗生素治療24至48小時後可以緩解症狀,但A型鏈球菌感染有時會導致嚴重的組織炎、食肉菌、風濕性心臟病、腎絲球腎炎,甚至致命的鏈球菌毒性休克症候群(STSS)。
衛生署衛生防護中心提到,甲類鏈球菌(化膿性鏈球菌)主要存活於咽喉和皮膚上,感染時常引起輕微不適,如喉嚨痛、頭痛、發燒和皮疹。
侵入性甲類鏈球菌疾病則可能出現其他症狀,如高燒、發冷、頭暈、惡心和嘔吐、嚴重肌肉酸痛等,而在鏈球菌中毒性休克綜合症出現時,可能迅速發展為低血壓、心率過快、呼吸急促甚至器官衰竭。
#
- **A型鏈球菌與流感症狀類似,但嚴重性更高**:羅醫生透過自身經歷提醒大眾,A型鏈球菌感染的症狀容易與流感混淆,但其嚴重性遠高於流感,需要及時醫療干預。
- **及時求醫以防嚴重後遺症**:羅醫生強調,一旦出現不適,應立即求醫,避免因延遲治療而導致嚴重後遺症,他本人曾因A型鏈球菌感染而需要住院治療。
- **A型鏈球菌感染的特徵與症狀**:A型鏈球菌感染時,除了喉嚨痛、發燒等常見症狀外,還可能出現猩紅熱、草莓舌和砂紙般皮疹等特殊症狀。
- **甲類鏈球菌感染與侵入性疾病**:甲類鏈球菌感染可能引起輕微不適,而侵入性甲類鏈球菌疾病則可能導致更嚴重的症狀,包括高燒、頭暈、肌肉酸痛等,甚至發展至鏈球菌毒性休克症候群。
- **鏈球菌毒性休克症候群(STSS)的風險**:A型鏈球菌感染有可能進展為STSS,這是一種致命的狀況,可能導致低血壓、心率過快、呼吸急促和器官衰竭。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