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文哲7000萬交保!交保意思是什麼?交保金額誰決定?交保的錢可以退還嗎?

 


7000萬交保!「交保」到底是什麼?

前台北市長柯文哲因案被裁定7000萬元交保,這筆「天價」金額引發了社會廣泛關注。許多人好奇,什麼是交保?這麼大一筆錢,到底是怎麼決定的?未來可以拿回來嗎?

根據司法院的資料,在刑事案件中,被告被裁定具保的案件數量逐年增加,顯示司法實務上越來越傾向以交保取代羈押,以在確保審判程序順利進行的同時,兼顧被告的人身自由。例如,近年來偵辦的重大經濟犯罪中,高額具保已成為常見的羈押替代方案,顯示具保制度在台灣司法體系中的重要性日益提升。

目錄

  1. 天價交保背後的法律意義
  2. 什麼是「具保」?為什麼要交保?
  3. 誰來決定交保金額?
  4. 交保金可以拿回來嗎?
  5. 台灣交保制度數據解析
  6. 交保金處置結果圖表



「具保」:羈押的彈性替代方案

台灣的法律體系中,「交保」的正式法律用語是「具保」(提供保證金)。這是《刑事訴訟法》規定的一種羈押替代處分

當檢察官或法官認為被告有逃亡之虞串供滅證、或反覆實施同一犯罪之虞(《刑事訴訟法》第101條),但情節輕微、無羈押必要時,可以選擇命被告繳納一筆保證金作為擔保,取代將其收押在看守所。

交保的主要目的有二:

  1. 確保被告出庭: 這筆保證金是為了確保被告會準時出庭應訊,遵守司法程序。一旦被告逃亡或不按時出庭,保證金將會被沒收。
  2. 保障人權: 在判決確定前,任何人都應被視為無罪。交保讓被告在等待審判期間,仍能保有自由,繼續工作與生活,是對無罪推定原則的尊重。



誰決定交保金額?

交保金額的決定權在於檢察官法官。他們會綜合考量多項因素,來決定這筆金額:

  • 犯罪情節的輕重: 所涉罪名越嚴重、對社會影響越大,交保金額通常越高。
  • 被告的資力狀況: 法官會考量被告的經濟能力、職業、資產等,以確保保證金對其而言具有相當的約束力,而非隨手可得的金額。這也是為何高資產的被告,交保金額往往高得驚人。
  • 逃亡、串證、再犯的可能性: 嫌疑越大,交保金額就會越高,以增加其逃亡的成本。

以柯文哲案為例,7000萬元的高額交保金,不僅反映出此案的社會矚目性,也顯示檢方認為他有相當的資力,並藉此確保他能配合後續的偵查與審判程序。



交保金可以退還嗎?

這可能是最常被問到的問題。答案是:可以

交保金並非罰金,而是一筆保證金。只要被告在審判期間遵守相關規定、沒有逃亡,並在案件最終判決確定後,無論是獲判無罪或是有罪,這筆保證金都會全額無息退還

然而,若被告有以下情況,保證金將會被沒收

  1. 無故未到庭: 被告在審判過程中無正當理由未出庭。
  2. 違反限制: 違反法官所下的限制住居、出境等命令。
  3. 逃亡: 在案件終結前逃亡。



台灣刑事案件交保數據解析

來源主要數據
司法院近年來,台灣法院裁定具保的件數呈現逐年微幅成長趨勢,尤其在經濟犯罪與貪污案件中,具保金額普遍偏高。
《刑事訴訟法》明文規定法官可以依被告的犯罪嫌疑、資力等因素,裁定適當的具保金額,作為羈押的替代手段。

#柯文哲交保 #交保 #保釋 #刑事訴訟法 #司法 #具保 #無罪推定


張貼留言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