憂鬱症的成因複雜,除了心理和環境因素,飲食也扮演了重要角色。現代人生活節奏快、壓力大,常選擇高糖、高脂的加工食品來慰藉心靈,這些看似能帶來短暫快樂的食物,長期下來卻可能對情緒造成負面影響。
作為營養諮詢專家,我將分享六大憂鬱症成因,並列出三種憂鬱症患者應避免的食物,幫助大家透過飲食找回身心平衡。
目 錄
- 憂鬱症的六大成因
- 憂鬱症患者應避免的三種食物
- 四類飲食建議方案
- 常見問題
- 相關研究與數據
憂鬱症的六大成因曝光!營養師點名3種食物:越吃越神經質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數據顯示,全球約有3.5億人受到憂鬱症影響。此外,臺灣董氏基金會公布的「國人憂鬱症飲食與營養調查」報告也指出,近七成受訪者認為不健康的飲食習慣會加重憂鬱情緒。
憂鬱症的成因非常多樣,並非單一因素所致。以下是六個常見的成因:
- 營養失衡: 缺乏維生素B群、維生素D、鎂、鋅、Omega-3脂肪酸等重要營養素,這些都是維持神經系統正常運作的關鍵。
- 腸道菌群失調: 腸道被譽為「第二大腦」,腸道菌群的健康直接影響血清素等神經傳導物質的製造。
- 血糖波動: 頻繁攝取高升糖指數(GI)食物會導致血糖快速上升又下降,影響情緒穩定。
- 發炎反應: 體內的慢性發炎會影響大腦功能,增加罹患憂鬱症的風險。
- 壓力與氧化: 長期壓力會產生大量自由基,導致氧化壓力增加,損害大腦細胞。
- 環境與社會因素: 工作壓力、人際關係、睡眠不足等,都可能誘發或加重憂鬱情緒。
憂鬱症患者要小心!這3種食物千萬別碰
對於已經受憂鬱症所苦的朋友,更需要特別注意飲食。有些食物會加劇身體的發炎反應和血糖波動,讓情緒更難以平穩。以下三類食物,建議憂鬱症患者盡量避開:
- 含糖飲料與精緻甜點: 這些食物會讓血糖迅速升高,再急劇下降,引發情緒波動,使人感到疲倦、煩躁。
- 油炸食物與高脂點心: 這些食物容易引起身體的發炎反應,影響大腦功能,並加劇神經敏感。
- 加工食品與速食: 這類食物通常高鈉、高反式脂肪,且營養價值低,會破壞腸道菌群平衡,進而影響情緒。
營養師的4類飲食建議方案,讓情緒更穩定
除了避開不適合的食物,選擇有益於身心健康的飲食同樣重要。以下提供四類飲食建議方案,幫助你從日常飲食中改善情緒。
- 地中海飲食: 強調攝取大量蔬菜、水果、全穀類、豆類、堅果和橄欖油,並適量攝取魚類。地中海飲食富含抗發炎的Omega-3脂肪酸和抗氧化物,有助於保護大腦健康。
- 得舒飲食(DASH): 主要目的為控制血壓,但因其豐富的鉀、鎂、鈣等礦物質,能穩定神經系統,也對情緒管理有益。
- 多樣化的蔬果攝取: 各式各樣的蔬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礦物質和膳食纖維,有助於維持腸道健康,並提供大腦所需的營養。
- 腸道健康優先: 多吃益生元和益生菌食物,如優格、泡菜、味噌和膳食纖維豐富的食物,能養護腸道菌群,間接影響情緒穩定。

鄉民派報 x 【藍海饌】冠軍牛肉麵料理包🌟強力推薦
常見問題
- 憂鬱症一定要靠飲食改善嗎? 飲食是輔助治療的重要一環,但不能取代專業醫療。
- 有建議的營養補充品嗎? Omega-3、維生素D和益生菌等是常見的補充品,但使用前請諮詢專業醫療人士。
- 吃魚會對憂鬱症有幫助嗎? 魚類,特別是富含Omega-3的鮭魚、鯖魚等,對大腦健康很有幫助。
- 改善飲食多久能看到效果? 每個人的情況不同,但持續健康的飲食習慣通常在幾週到幾個月後會感受到情緒上的改善。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