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五到八點是送醫高峰時段 醫師揭心血管疾病好發3大時刻

 


最近一篇在醫療圈廣傳的新聞提到,越來越多長輩在清晨五到八點這段時間因為心血管疾病被緊急送醫。這個現象不是偶然,而是有數據佐證的!作為在長照領域摸滾多年的女生,今天就來跟大家聊聊,心血管疾病為什麼會在這些「魔鬼時段」出現高峰,以及你我該怎麼自保。

文章目錄

  • 送醫高峰:為什麼是清晨五到八點?
  • 心血管疾病好發三大時段
    • 第一高峰:清晨五到八點
    • 第二高峰:情緒起伏劇烈時
    • 第三高峰:劇烈勞動或運動後
  • 長照專家小撇步:早晨自我照護清單
  • 小結:預防勝於治療,記住好發時段保平安


送醫高峰:為什麼是清晨五到八點?

常聽到長輩說:「我睡覺前還好好的,怎麼一早就不舒服?」事實上,根據台大醫院急診醫師林口仁的臨床觀察與統計,早上五點到八點確實是心血管疾病急診送醫的高峰時段。主要原因有三:

  1. 自律神經交感神經清晨變活躍:人在天亮準備起床的時候,交感神經會自動變活躍,心跳加快、血管收縮、血壓上升,增加心臟壓力。
  2. 清晨血壓變化大:起床時,身體從平躺轉為直立,血壓會突然升高,容易形成心臟負擔。
  3. 夜間脫水:半夜睡覺時沒有補充水分,血液相對濃稠,清晨更容易因血塊(血栓)導致心肌梗塞或中風。


心血管疾病好發三大時段

第一高峰:清晨五到八點

起床後到完全清醒這段時間,身體正在適應變化,風險最高!

  • 許多突發性心肌梗塞、腦中風、猝死都發生在這個時段。
  • 特別是有三高(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或心臟疾病史的朋友,要額外小心,起床動作要慢慢來,建議醒來後先賴一下床,等頭腦清醒再起身。

第二高峰:情緒起伏劇烈時

什麼時候最容易心臟出事?當你正在為小孩或老公生氣、看股票跌停、收到不好的訊息時,就是危險時刻!

  • 強烈情緒會刺激交感神經,誘發心律不整、心絞痛,甚至嚴重的心肌梗塞。
  • 有家族史或平時壓力大的朋友,記得有事深呼吸再說,生氣不解決問題,還可能帶來大麻煩。

第三高峰:劇烈勞動或運動後

難得休假,突然上山下海、大掃除一整天,小心心臟受不了!

  • 長輩最常在做重活(搬米、搬瓦斯桶、打掃晒被子)後發生心臟急症。
  • 運動一定要循序漸進、量力而為、做好熱身。


長照專家小撇步:早晨自我照護清單

為了陪你一起照顧自己和家人,這裡整理一份早晨自我檢查清單:

  • 起床時慢慢來,坐床邊→伸展→站起來,避免頭暈跌倒
  • 先喝一杯溫開水,幫助稀釋血液
  • 如果有服藥,一定要依醫囑、準時服藥
  • 留意身體異狀(胸悶、胸痛、冒冷汗、手腳麻木),有狀況立即就醫
  • 天冷時做好保暖,睡前備好毛巾或外套
  • 有定期慢性病追蹤,記得照時回診



鄉民派報 x 【鮮乳坊&乳研所】限時團購 ✨ 營養滿分


預防勝於治療,記住好發時段保平安

心血管疾病不是年紀大的專利,生活步調快、壓力大,其實任何年齡都應該注意!尤其早晨五到八點、情緒大起大落或做重活後這三個時段,都是公認的「危險期」。照顧好自己,比誰都重要啦~

👉《鄉民派報》想要更多關於健康與自我照顧的內容,歡迎追蹤我們的粉絲專頁 → www.facebook.com/ezshare

照顧自己,是給家人最棒的禮物!大家加油,有問題都可以私訊留言和我們交流唷~

張貼留言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