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後住哪裡成挑戰!養老住宅需求破13萬戶:老人公寓、養生村需求增


台灣面臨人口老化挑戰,養老住宅需求日益增長,超過13萬戶的中老年人士尋求適合的居住選擇。

隨著台灣人口快速老化,養老住宅市場成為眾人關注的焦點。畢馬威不動產顧問副總經理林昇恆,指出台灣65歲以上人口已達440萬人,推估至少需要13萬戶老年住宅。

儘管社宅有約3萬戶的配額,仍有大量需求未被滿足,預示養老住宅將成為不動產市場的重要發展方向。

台灣的養老宅類型包括老人公寓、安養中心、銀髮或青銀共居住宅以及養生村或酒店式會館,自針對不同階層和需求的長者。

此外,隨著人口結構的變化和國際趨勢的影響,台灣的養老模式正逐漸多元化,包括逆向抵押貸款等「以房養老」方式,以及結合醫療照護等服務的複合型養老模式。

- 台灣65歲以上人口達440萬人,推估需要13萬戶老年住宅,扣除社宅配額後,仍有10萬戶的市場需求。

- 台灣養老宅分為四種:老人公寓、安養中心、銀髮或青銀共居住宅、養生村或酒店式會館,各有特色,針對不同需求的長者。

- 養老模式趨向多元化,除了傳統養房養老方式,「以房養老」方式和複合型養老模式也逐漸受到關注。


台灣養老宅主要分為以下四種類型,分別針對不同群體和需求:

1. **老人公寓**:針對中產階級且能自理的長者,提供簡約舒適且價格親民的居住環境,如陽明老人公寓及中山老人住宅。

2. **安養中心**:提供半護理與全護理服務,適合需要長期照護的長者,如台南榮家永康及雙連安養中心。

3. **銀髮或青銀共居住宅**:注重生活體驗,仿效國外模式,適合希望與同齡人共同生活的長者,如台中烏日合勤健康共生宅。

4. **養生村或酒店式會館**:針對高資產長者,兼具自理與護理需求,提供高品質的居住環境和服務,如長庚養生文化村。


張貼留言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