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中塑膠微粒多到能做湯匙 專家建議少用「1產品」避接觸


科學家警告民眾應避免飲用瓶裝水,以降低大腦內塑膠微粒的含量,並建議改用過濾自來水、避免使用塑膠容器等方式來減少塑膠微粒的攝取。


根據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的研究,改喝過濾自來水可以讓人體攝取的塑膠微粒量減少90%,從每年約9萬顆降至4千顆。

該研究建議民眾應採取實際可行的方法來減少攝取塑膠微粒,以藉此降低健康危害風險。

研究發表在《腦部醫學》期刊,並指出某些受試者大腦中的塑膠微粒含量已經高達7公克,相當於能製造一支小湯匙所需的塑膠量。

研究還發現,患有失智症的個案,大腦中的塑膠微粒含量比普通人高出3到5倍,認為塑膠微粒可能與神經退化疾病存在某種關聯。

塑膠微粒指的是直徑小於2微米的塑膠碎片,這些微粒隨著塑膠製品的降解進入食物、飲水,甚至漂浮在空氣中,讓人類幾乎無法避免攝取。

內科醫師布蘭登.呂建議,改喝煮沸的自來水能將這個數字減少近90%,是目前最簡單有效的方法。

除了瓶裝水,塑膠茶包、食物加熱方式等都是塑膠微粒的重要來源。呂博士補充,改用玻璃或不鏽鋼容器存放食物,是減少暴露在塑膠微粒中的好方法。      


- **塑膠微粒對人體健康的潛在危害**:科學家警告,塑膠微粒可能與神經退化疾病有關,並且在某些受試者的大腦中已經累積了大量。 

 - **改用自來水降低塑膠微粒攝取**:研究指出,改喝過濾自來水可以顯著減少塑膠微粒的攝取量。 

- **避免使用塑膠容器**:塑膠微粒的來源之一是塑膠容器在加熱時釋放的微粒,因此建議使用玻璃或不鏽鋼容器來存放食物。


張貼留言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