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平均壽命顯著超過男性!紐約時報報導引科研揭「4大因素」


全球女性平均壽命顯著超過男性,科學家認為這背後的原因包括基因、荷爾蒙、生活行為和社會環境等四大因素。


紐約時報報導,無論在世界各地,女性的平均壽命都明顯超過男性。

這一現象即使在飢荒、疫情和糧食匱乏的時期也是如此,且這種現象也適用於大多數哺乳類動物。

研究顯示,導致男女壽命差異的原因非常複雜,目前科學界認為主要有四個因素:基因、荷爾蒙、生活行為和社會環境。

舊金山加州大學神經學博士杜泊指出,女性平均壽命長於男性的現象在世界各地都非常明顯,即使在飢荒和疫情期間。

南加大戴維斯老齡科學應用研究和管理學院副教授貝永表示,女性的健康壽命(健康生活的年數)往往比男性短。

學界正努力找出男女衰老的差異,希望藉此延長兩性的壽命和健康壽命。

基因上,女性的性染色體X可能會影響壽命,但具體機制尚不清楚。

杜泊實驗室的研究表明,有兩個X染色體和卵巢的小鼠壽命最長。荷爾蒙上,雌激素對女性免疫系統有正面影響,而停經較晚的女性壽命通常更長。

生活行為上,女性吸菸或酗酒的機率通常低於男性,這對死亡率有顯著影響。

博拉薩指出,女性比男性更傾向採取有利於健康的行為,如繫安全帶、每年體檢。社會環境上,戰爭和槍枝暴力等問題對男性影響更大。

新冠疫情期間,男性死亡率高於女性,研究表明,男性更有可能從事接觸病毒的工作,或更可能無家可歸又或是被囚禁。這些因素都會影響死亡率。


- **基因因素**:女性的性染色體X可能與壽命長短有關,具體機制正在研究中。

- **荷爾蒙因素**:雌激素對女性免疫系統有正面影響,可能是壽命長短的一個因素。

- **生活行為因素**:女性吸菸和酗酒的比例較男性低,且更傾向採取健康行為,這對壽命有正面影響。

- **社會環境因素**:戰爭和暴力等社會問題對男性的壽命影響更大。

- **疫情影響**:新冠疫情期間,男性的死亡率高於女性,這可能與男性的工作環境和社會狀況有關。


張貼留言

0 留言